塬上剧情介绍

(剧情已更新到HD,0集全集剧情)
人气:495° 更新时间:2021-04-27

剧集选择

当年走出乡镇的青年,你们还好吗?

  前记:这是塬上获奖归来内地的第二次放映,百老汇电影中心,除了嘉宾预留座,一场票务情况还算可以,几乎座无虚席。我是喝着两瓶水看完的,激动之心难掩,看到大多数人中庸的评价,我其实有点无奈。还记得张大磊的八月,有时候你只能通过佛光加持才能获得更多的肯定和附和,first上颗粒无收,导演在北大映后交流一副萎顿的样子,我当时隐约倒希望其在金马影展上拿奖(别笑直觉)。虽不是我所喜欢的风格,但是八月里有一种时代的气息,国有制企业的改革给人们生活烙上的印记。同样,《塬上》这部电影恰是我所经历的农村变化,让我看到了自己,也想到了《小武》,小武的迷茫我无法切身体味,但康文的滋味尽在眼前。也许相当长的时间内,康文可以作为21世纪前20年的农村到城市的中青年群像的符号,当然,这需要更多的人了解并肯定之后,否则塬上也只能被埋没,第39届莫斯科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对于国内电影天平来说份量并不重。黑白影调,这是映后乔梁导演说在前期勘景时就决定下的,颠覆了当年上学时第五代导演留给他的黄土地印象。而主持人则拿最近这两年的《塔洛》《八月》和《不成问题的问题》作比较,是艺术电影的复兴,也有人说这并没有什么卵用,不是所有的黑白电影都是好电影。开头大全景掠过陕北高坡,黄河支流蜿蜒,芦苇起伏,田间小径上一农民开着摩托停下,发现一只朱鹮。朱鹮引起的关于环保的讨论是题眼,也是后续矛盾发展的一面,这里面牵出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而塬上全景则是描摹全片生存环境的基调,也是关于生存层面矛盾的衍生背景。第二个场景男主康文在楼梯家门前与妻子告别,两人即将离婚,康文马上出差,隐约可以看出大城市生活中的问题。两人的感情问题隐含着影片人物之间的感情纠葛,现状往往是一步步选择的结果,人与人的关系将是影片的重头戏。黑白影像有映射环境问题的取巧,但也是契合北方生存环境的本质,小县城的天就是这样弥漫着的灰度空间,车过处沙尘飞扬,这更写实。电影是关于一个农村出身北京发展的报社记者回家乡报道朱鹮,由此引发与昔日老师、同学之间旧事回响的故事,在朱鹮笼罩下的人与现状及人们之间的问题,也是当今社会发展的缩影。康文身份的变化及自我认知:作为村里唯一考上大学的学生,在大城市生活多年,其自身也经历了多方面的变化。在村民看来其是有地位的领导,一句“你现在当啥官呢”也许只是揶揄。但他自己清楚除了外在生活习惯的变化外,他的内在特质并没有改变,毕竟家乡才是他成长的根。从外在穿着上看,除了整洁他并没有比当厂长的同学“成功”,他不是不想去改变家乡,他对家乡的贫穷落后是自小的认知,就像当水泥厂长的同学质问他为何不往上爬当个曾国藩或是张居正。他深知自己在现实中的无奈,只能尽力而为独善其身。从人物对话中可以了解,康文曾因报道水泥厂的污染事件与厂长同学结下梁子,也因离开家乡放弃了与同学原尚青的感情,前者出于道义职责,后者则是感情亏欠。梁子难解难分,但感情却如过眼云烟。原尚青和康文之间早已无话可说,从塬上他俩背对镜头的省略可以看出,有的只是康文想要弥补,而对于康文“要钱不要命”的质疑,尚青那句话也真是一语中的:没钱命也是贱的。而这其中也暗含着尚青为在水泥厂挣钱诱发肺结核无钱治病,儿子因水泥厂整改外出打工摔残的悲剧。康文沉默无言。同学对康文的看法及自我认知:水泥厂长也是康文的同学,自小的玩伴,因为学习成绩差常常被原老师作为对比康文的负面典型(关于老师对待学生的问题,成绩标准是应试教育下农村的显性问题,具有普遍性);加之污染事件的报道,他和康文之间有着一段久远的难解之恨。他认为水泥厂解决了村民的就业问题,可由于成本问题水泥厂的污染却又无可奈何。尚青则是经过苦难的人,每天带病做着流水席,她深知现实,早已放开了与康文之间的感情,却也并不完全认同康文。泼辣的女同学和憨厚的男同学作为调解人的角色,从穿着也可以看出生活中的身份,显然,厂长和女同学是经济宽裕的人。但他们也有各自的问题,厂长老婆摔东西村民围观和男同学质问儿子朱鹮去向的戏份简直抢眼。原老师对家乡及人的认知(精神层面):映后交流,导演也提到了原老师作为影片开始的逝去老人,其是影片的灵魂人物。从康文多次的回忆和梦境,以及同学之间的对话可以得知。由于原老师为了不影响康文高考,没告诉其母亲去世的消息,康文一直无法原谅,不过在原老师(李万年老师的表演真好)鞠躬后得以释怀,也是在康文看到家乡更多的现实,了解之后达成的。梦境里原老师引他回家,炕上康文点灯写字,旁边的原老师撕毁墙上的奖状,这一镜头可以看出原老师对其栽培的某些失望,在这一方面原老师其实更站在水泥厂长那边,康文的所为并未考虑家乡的现状。最终引导康文意识变化的还是原老师,康文每次迷茫总会到塬上回忆与原老师的点滴。关于梦境并不突兀,多事之秋也是人常经历的体验,况且影片的场景调度都是教科书级的,空间的转移非常连贯,剧情因紧凑让人觉得零碎反复,这其实很能彰显农村人的特质,他们狭隘却又实在,想得多却也容易暴露心迹。恐怕在农村生活过的更能感受其日常的咏叹,泼辣女同学的台词很有味,舞台出身的几个演员由于陕北的底色并没有影响角色的发挥。联结在家乡——人们生存地的认知(物质层面):当康文被告知朱鹮飞走的那一刻,我以为影片将无疾而终,走上一部乡村发展的赞歌,可是憨厚的男同学被康文一句质问就招了。然后在与水泥厂长又一番争吵后影片走向了摊牌,几碗油泼面上桌,主演面对面解决问题,这是理性和感性的碰撞,也是问题的终极解决之道。每个人都不是孤岛,也不是某一个人的错,所谓黑白的二元对立需要中和。也就出现了奔跑中的一场彩色戏份,还有结尾作为残疾儿子的拍摄朱鹮的彩色定格,堪称巧中之精。水泥厂长的现实主义与康文的理想主义的对撞在镜头照向他们儿时的戏份中逐渐化解,无论人与社会发展的再快,适当的停下和回望更能走好来时的路,这其实也是现在中国的解决之道;加之那个跑的最慢的人最后却承担着未来的希望,只有这些人好才是和谐社会的好,整个生存环境也才是人与自然、人与人适宜发展所需要的。这里的和也算应和和谐社会主旋律了,不过面对现实问题,任何的一方激进都是不妥的,谁又能说服谁呢?康文的“撒谎”是他真正了解了家乡,塬上的问题村民自会解决好。有意思的是全景中常出现一座桥,很有象征意味。作为一部低成本的片子,导演用减法去表达不单单是为了节约,也不是所谓的艺术借口,那些配乐渲染强剪辑的凌乱炫技或是晦涩表达反而能讨人欢心。这部影片是温和的、适宜的,整体呈现着客观的视角,固定机位、全景中景长镜头居多,剪辑又能将主要人物的矛盾凸显,一场聚餐的全景展现就很有玩味,连炒菜的音效都很生活。还有所谓尴尬的说法,开头背景中游客念出诗经关雎,这无非是表明地域,现实中这样的情侣过之而无不及。至于贫瘠落后,镜头里尽是充斥,无需再过多表现,这部片还是抱着积极的态度,相对温和地去展现一个生存资源相对不那么匮乏的地域境况,结尾给予一点生存的希望挺好的。面对康文这样一个人或是现实中的一类人,我想到了小武。作为90年代改革开放已经波及到县镇的时候,不是所有人都那么拼的,一个老派的手艺人无法自遣,无法跟应时代的潮流,因而落寞彷徨。而如今,塬上里的每一个人都已切身意识到,一切向钱看时,反而有这么一个康文也是无法顺应。他虽然走出了农村,但也如同小武一样,上不去,下不来,但他们内心总是有那么一点坚持。小武里的画外音表现的很生动,但也有点冗余,塬上则更多的是展现在康文与老师、同学之间的复杂关系中,最终外在职责和内在情感的冲突也有了一个出路。映后交流导演没有说这点,可能一时忘了,也可能是作者本身也意会不到他手中的镜头可以给观众带来什么。在重温了小武之后,脑袋里又过了一遍塬上,写下这些拙字,只是希望一部适宜当下的一部影片可以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尊重。待有机会再看几遍,详细补充,谢。

同演员相关影视

Array